元宵起源于煮蠶繭祭蠶神

    

元宵節的來歷,有許多種說法。一說,漢武帝時有一個宮女名叫元宵,做得一手好湯圓;元宵想念家里的父母姊妹,感動了東方朔;東方朔就編了一個玉帝要火燒長安城的故事,讓漢武帝批準在正月十五日,家家戶戶做湯圓、點燈籠,同時允許娘娘、宮女出宮,與民同樂,以避邪;到了那一天,元宵在自己的燈籠上寫著“元宵”兩個字,帶著自己做的湯圓出了宮,并順利地與父母姊妹團圓,從此湯圓就又被稱為元宵。

  另一說,唐王李世民當了皇帝后,不斷有外敵侵擾,于是派大將軍郭子儀出征;郭子儀打了勝仗回師時,已過了春節這個年;李世民決定在正月十五、十六這兩天,為郭子儀補過一個小年,還要用一種新鮮的食物款待郭子儀;皇宮里的御廚都犯了難,最后才想出了做一種把米磨成面再包餡的食物;李世民和郭子儀、魏徵等大臣吃了這種食物都說好,問叫什么名字;御廚靈機一動說就叫“白面團”,魏徵說:“這些白面團圓溜溜的,象征著天下一統、人民團圓,就叫唐圓吧!”李世民聽了大喜,傳令天下這一天都吃唐圓;老百姓說叉了音,就變成了湯圓;正月十五本是道教的上元節,從此又改叫元宵節了。

  據介紹,民間相傳楚昭王正月十五乘船過長江,見江面上漂浮著一些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,隨向孔子請教,孔子說:“此浮萍果也,得之主復興之兆!逼鋵,上述說法恰恰表明元宵的來歷,很早就已經被人們忘掉了。記不得哪年,筆者讀到蘇軾的《浣溪沙》“誰家煮繭一村香?隔籬嬌語絡絲娘”,當時忽然產生一個念頭,這煮蠶繭的形象與味道,實在與煮元宵太相似了。

  事實上,中國人最早發明養蠶、抽絲、織作絲綢面料的技術,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,并留下了許多傳說故事;例如,黃帝正妃嫘祖養蠶的故事,馬頭娘的蠶馬故事,《山海經》還記有“嘔絲之野”的內容。在很早的時代,每年開始養蠶之前,都要由正宮娘娘(國家的第一夫人)主持祭祀蠶神的儀式(皇帝則主持開耕儀式,符合男耕女織)。一般來說,祭神如神在,即祭神活動要模擬再現有關的場景。因此,筆者推測,祭祀蠶神的場景之一,就是模擬煮蠶繭的形象,以預祝當年的蠶業豐收。那么,用什么來象征蠶繭呢?估計曾用過許多種食物,不過最后流傳下來的乃是元宵或湯圓(可能是它們特別耐煮的緣故),雪白的米粉面在外圈象征蠶繭絲,里面的紅褐色的餡代表蠶蛹,應當說是維妙維肖。

  有趣的是,《易經》的剝卦,筆者在《神奇的八卦文化與游戲》一書(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)中解釋為“養蠶的行為和注意事項”(易經實際上是一部行為知識規范手冊)。其中,初爻的“床”,指得正是養蠶的蠶床,“剝”即剝繭抽絲;六五爻的“貫魚以宮人寵”,表明女人是養蠶的主角;上九爻的“碩果不食”云云,即是指吃蠶蛹(當然也可能指吃蠶蛹的替代品元宵了)。
 
    歷史悠久的民族,每一種古老的食物或飾物,可能都是一個“文化集成”品,信否?

    說明一:2001年元宵節的中午在讀書論壇貼了一句“據我考證,元宵起源于古人煮蠶繭”,以示對元宵節的慶祝。下午原準備接著一部山海經童話故事的創作,不料看了一眼BBS,有海外網友符號先生要求快快寫出有關的考證來。只好來一篇急就章,供網友欣賞,并共渡元宵佳節。

  說明二:2002年的元宵節,將上述文字重新發布在網上BBS,有網友對此觀點提出若干質疑。一是認為正月十五祭蠶神,時間早了些,這么冷的天,既沒有桑葉,蠶寶寶也沒有出世。其實,正月初一作為春節,表明產生這種習俗的那個時代,春天的到來要比今天早;而且祭祀蠶神的時間,有一些提前量也是可以理解的,它實際上有點類似養蠶生產的動員令,當然要提前發布了。

  另一種觀點則是從語源學角度分析問題,認為元宵是指元夜,即每年第一個月的月圓之夜,正如人們要把每年第一個太陽升起的日子稱之為元旦一樣,因此與祭祀蠶神不沾邊。這種觀點的失誤在于把時間的名稱與食品的名稱完全割裂開來,用時間的文化內涵取代了食品的文化內涵。事實上,古人用煮元宵來象征煮蠶繭,從而達成祭祀蠶神的作用,并不妨礙這一天可以是元夜(估計祭祀蠶神的時間最初并不固定,后來才選定元夜這一天,因為這是一個大家都很容易掌握的時間)。

  在筆者看來,上古時期人們很少離家外出打工,因此元宵的圓球形狀最初并沒有什么團圓的意思;至于用元宵來象征滿月并煮了吃,更是后人的不倫不類觀點強加在了古人身上。事實上,元宵這種食物,如果它真的有什么文化內涵的話,恐怕沒有比象征著煮元宵祭蠶神更貼切的了。至于蠶神在當時人心目中的地位,則可以從黃帝正妃發明或改進養蠶技術得到證明,也可以從遠古行為手冊《易經》有養蠶知識介紹的剝卦得到證明。

  解讀易經,一種方法是從卦爻的結構形狀、相互關系來解釋,一種是從卦爻辭的占卜功能進行解釋,還有一種是從卦爻辭的社會文化內涵進行解釋。我對易經的解讀采取的是第三種角度,即認為易經是周初的行為規范手冊。關于剝卦,關鍵是如何解釋“床”,以及古人為什么要“剝床”。我的解釋是這里的“床”是指蠶床,即蠶上架結繭的地方,剝床即從蠶床上剝離下蠶繭。由于蠶很容易生病,因此養蠶有許多禁忌,剝卦講述的正是養蠶的禁忌,以及可能的后果。

 





美女大黄视频在线观看网址